中秋、国庆假期将近,一个细节已经提前透露了热度:部分热门线路火车票“秒光”,12306系统访问量近日达到532亿次,相当于平均每秒钟有61.6万多人在刷票。而截至9月15日,国内热门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514%。国庆假期大概率将接档今年以来的旅游畅旺场景,延续热度。
今年以来,随着各地重新开放,旅游成为公众消费的一大选择,旅游经济加速回暖,供需两旺。暑假期间,全国国内旅游人次达18.39亿,实现旅游收入1.21万亿元,多数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。无论是客观数据还是主观感受,都在显示着旅游市场的火热。
旅游市场的本轮火爆中,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,在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的广泛影响下,小众景点或曾经无人问津的城市,因流量影响而导致现象级火爆的可能性陡增。当公众充满旅游热情之时,社交媒体的影响从线上走到线下,一簇花、一个角落、一家店、一段故事、一顿烧烤视频,都可能带来一场旅行。与音乐节、演唱会等大型演出带来的“捆绑式”热度不同,这些骤然走红的景点或者城市,带有很大的偶然成分,要避免昙花一现,让一时的网红变为长红,需要资源的支持与悉心的经营。
以网红城市为例,今年上半年,以烧烤走红的山东淄博,和因
以“动”走红的淄博,并没能通过烧烤旋风卷起整体经济,更勿论城市发展。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淄博住宿餐饮业、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.9%、12.9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.7%,但在这三项数据高速增长的情况下,第三产业同比增长仅5%,也就是说,现象级爆红的淄博烧烤并未能大幅拉升第三产业,对老牌工业城市淄博的整体经济贡献则更小。更重要的是,烧烤的火热更多是一时的热闹,并不像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一般具有不可替代性,如果没有其他资源承接热度,热闹终将散去。
以“静”闻名的鹤岗,没能维持住一时的经济增长,则更是情理之中。今年一季度,鹤岗曾以
实际上,这几年来,相对成功地保持热度的网红城市,都有一定的资源作为底气,也有着精细化的服务与运营。例如,“3D”山城重庆,自身就能链接不少旅游资源,又有“雾都”文化加持,轻轨穿楼等场景在社交媒体走红后,当地政府也顺势优化了相关指引与服务。成都、长沙也是同理,自然景观、文化资源和商业力量的汇聚,服务意识与精细化运营,让这些城市暂时坐稳了网红城市的位置。
长假即将来临,也许又有一拨景点或城市将成为网红。但如何保持流量,如何将一时的网红变为长红,还需要资源的链接与服务运营加持。